就业失业登记、技能提升补贴申领、人事档案转出办理……7日,记者在大冶市政务服务大厅看到,该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39个就业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一窗通办”,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到100%。
“不用排队,也不用等半天,更不用在各个部门间来回跑。”当天,正在办理失业登记的市民李萍啧啧称赞,现在“一窗通办”,真是方便多了。
据介绍,今年以来,大冶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通过精减办事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将原来按业务分设的6个窗口,优化整合为3个就业综合服务窗口,全面整合部门服务事项,打通业务衔接壁垒,实现了每个窗口、每个工作人员对各项公共就业服务事项通收通办,跑出了快捷便民的“加速度”。
大冶是全国百强县市、全国文明城市,也是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近些年来,大冶坚持问题导向,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加法”,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趟数,先后实施了审批流程再造、审批事项后置、先建后验模式,并完善容缺受理、五个联合审批、中介超市等措施,连续打出“放管服”改革“组合拳”,为大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高效办成一件事”最重要的还是要打破部门边界、行政层级、区域限制和政策壁垒,打通“数据孤岛”,真正实现互联互通。从这个逻辑起点出发,大冶市政务服务大厅前台一窗接单,后台多部门联动办理,打破多部门、跨领域断点式办理的传统模式,让数据动起来,真正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
当天,在大冶市政务服务大厅,该市公安局副局长吴礼宾正率专班对接,进一步发挥大冶警务平台数据库的作用,让每一个数据都能为市民服务。目前,大冶市公安局正在全力推进48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并将一些事涉民生的高频办理事项下放至基层派出所。
“把复杂的程序简单化,把‘智能相机’变成‘傻瓜相机’,让全体市民都会用。”据大冶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黄朝霞介绍,今年,大冶将按照“实战管用、干部会用、企业爱用、群众能用”的原则,加快建好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努力推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真正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全力推进线上系统和线下窗口的深度融合,能放则放、能优则优、能快则快,把一些事涉民生的高频事项下放至乡镇甚至直达社区,力求审批事项最少、流程最优、材料最简、效率最快、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好。
目前,大冶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已经成立了政务服务与行政审批、项目建设与营商环境等四个专班,以打造“六办、五化、三联发”服务品牌为目标,全力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全天办”“智慧办”“就近办”,营造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同时,积极推进“中介超市”五化改革,实行“交地即发证”“三证联发”,努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
“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域。”大冶市委书记王刚说,大冶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思想破冰推进改革突破,切实把“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作为政府服务升级的重要抓手,以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为重点,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取得更好成效,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吸引力和区域竞争力,确保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进入全省第一梯队。(记者 殷珂 通讯员 程良友 卫学平 周诗霖)
- 上一篇:黄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 下一篇:政企干部职工双向挂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