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弘盛铜业全面部署“提产增效”核心任务,推进设备管理系统和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建设,提升金属回收率,核心工艺指标实现新突破,熔炼系统负荷率达102.72%,同比提升8.5%;吹炼系统负荷率达103.26%,同比增幅10.92%。
这是面对铜加工费持续低位徘徊的市场形势,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有色”)冶化板块奋力探索突围之路的缩影。冶炼厂满负荷生产,抓实重点项目增利创效,制定“火法系统冷料循环处理”等28项课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将“科技力”转换成“生产力”。稀贵金属分公司聚焦新产业战略部署,建立金属平衡管理体系,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以3N硒项目、5N金银实验室为核心突破口,通过延伸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创造更高价值。
据大冶有色统计数据,开年来,该公司聚力“减亏脱困、增储上产、价值创造”主题主线,首月生产精炼铜完成计划104.82%,100%硫酸生产完成计划104.07%,黄金完成计划101%,自产白银完成计划104%,铜杆完成计划101%,铜精矿含铜完成计划105.25%,铁精矿完成计划146%,以稳健步伐踏出全年开局“第一步”。
面对矿石市场上涨情势,大冶有色各矿山单位抢抓机遇窗口,以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建设为抓手,通过产能优化、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组合拳”,助力“老字号”矿山迸发新动能。铜绿山矿实施无轨设备舰队式生产、编队式作业模式、区域“一机多面”,加快作业点面循环进度,提升采矿效能。丰山铜矿将智能化矿山建设与全年目标任务紧密结合,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全力落实降本增效各项措施。铜山口矿以“智慧矿山”建设为契机,打造综合管控平台、全流程国产化DCS集中控制平台、按需通风系统,以及资源数字化、设备能源、生产运营等管理系统,努力实现产能提升。
- 上一篇:郭波赴长沙考察人工智能企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 下一篇:北爱尔兰来访团来黄访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