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境外资源开发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十五冶作为企业代表上台作分论坛报告,系统展示该公司全球化发展实践。
本次论坛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境外资源开发与科技合作,旨在赋能境外中资矿业发展,保障我国战略资源安全供给,开展“走出去”实践交流互鉴,促进“走出去”企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
过去一年,中国十五冶境外资源开发取得显著成绩,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37.32%,位列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100强第71位、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第111位。目前,该公司在非洲、亚洲、南美洲的10多个国家持续开展业务,在赞比亚、刚果(金)、印尼和哈萨克斯坦设有重点国别区域总部,并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深耕矿山业务市场。
近年来,中国十五冶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建一项工程,惠一方民生”,将“导师制”和“授渔式”员工培养方案推广到海外项目,大力开展属地化员工培养工作,属地化用工比例超80%,年均为海外项目所在地创造近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为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显著贡献,实现了与当地社会的互惠共赢。
站在新起点,中国十五冶坚持“立足有色、跳出有色”发展策略,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道路上,坚持创新引领,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理念,不断培育专业化、区域化和属地化竞争优势,推动该公司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黄石日报 记者 王璐 通讯员 郭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