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岸边、网湖湖畔的陶港镇,黄阳、富阳两条一级省道穿镇而过。随着阳新县滨江工业园的区域拓展,陶港镇成了阳新县招商引资的培植沃土,全镇共有在册企业120家,其中规上企业有10家。
近年来,陶港镇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政务服务效力明显提升,服企纾困取得良好实效,部分要素成本持续降低,亲企政商关系加快构建,“工农并进”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干部点对点挂点服务
县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重点企业,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难题,是阳新县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之一。
7月27日,在湖北润阳碳素有限公司的成型车间,被誉为“空姐”的张琴玲娴熟地操作行车,数吨重的碳素块随着航车的运行而准确地起吊和降落。润阳碳素是一家早期落户陶港镇的工业企业,公司产能连续7年稳定在6万吨以上。2023年,公司实现年产值3亿元,税收1200万元。
该公司也是一家用气大户,年天然气消耗量在500万方以上。2022年底至2023年上半年,天然气价格一路猛涨。阳新县第一时间召开企业天然气供应专题协调会,及时出台了补贴用气大户每方0.7元的优惠政策,仅此一项为该公司降低了约160万元的生产成本。
“天然气的阶段补贴,与时任挂点副县长陈新华、镇党委书记马细芳及县经信等科局密不可分。”说起干部挂点服务企业,润阳碳素总经理钟隆建有说不完的话。前阵子,公司正为一批订单货物运输着急,原本需要6天的运输时间,需要在3天内完成。碧庄村党总支书记王贤银得知后,协调运输公司司机加班加点,轮流倒班连续运输36个小时,确保准时完成任务。
组建运输公司服务企业
像湖北润阳碳素公司这样的新材料、装备制造类工业企业,在陶港镇碧庄村不止一家。原材料从上海高桥港口经水路船运至富池镇码头上岸,再通过公路货车运输进厂。公司生产的产品经公路货车运输出厂后,在富池镇码头上船,水路运输至重庆下游企业,均需要汽车运输服务。
“以往车主各自为政,无序竞争,车主与企业之间,车主与车主之间扯皮拉筋不断,常打价格战,还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王贤银说,碧庄村2020年9月成立了阳新碧庄物流运输公司,对司机、运输车辆进行统一调度、分配、管理,运输业发展井然有序。
“公司每年进出货物公路运输量达100多万吨,原来需要数名管理人员专门对接和处理司机和货车的问题,现在只需与村货运公司派驻的管理人员对接就可以,非常方便。”鄂东银河新材料销售部部长李小飞笑着说。
目前,阳新碧庄物流运输公司共有148名司机、143台货车,货车由村民个人出资购买,村集体统一运营管理,并协调4名村民担任管理员,每年运输量达100万吨,营收3000万元。
“村运输公司4名管理人员每月工资3000元,由村集体补贴发放,运输公司不另外收取企业和货车车主的任何管理费用。”王贤银介绍。
陶港镇生产企业货物运出陶港,80%以上要靠水运,码头尤为重要。钟隆建介绍,刚开始,公司的货物走水路只能借用娲石水泥的码头,等娲石水泥公司不忙时,才能装卸公司货物。通过挂点领导和挂点科局的多次协调,富江码头为企业提供了优先权,公司的货物就不用担心因码头而影响按期到达交货地了。
虾农心愿得到实现
在湖北长乐泉井农业生态基地里,一条条水泥道路沿着稻虾田和鱼塘边伸展。说起基地里水泥路的来由,长乐泉井法定代表人舒思地就会竖起大拇指:“现在的政商服务没话说。”
基地水泥路的修建,缘于去年陶港镇党委书记马细芳调研基地时,虾农余显宝说,“稻虾田和鱼塘有水泥路通行农用三轮车,就可以彻底解决稻谷、鱼虾的运输难题。”
2018年,在外地经营消防器械小有名气的退役军人舒思地,怀着回馈家乡的朴素愿望,邀约7名退役战友返回家乡陶港镇官塘村,流转1100亩水面面积,创办湖北长乐泉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长乐泉井农业生态基地在当地政商服务的呵护下,探索出小龙虾优质苗种人工诱导规模化繁育新模式,建起现代化制种和现代化大棚繁殖土池,种植了400亩标准化养殖繁育一体化稻田,形成了规模化苗种繁育及高效养殖规模,年产有机稻36万余斤、虾苗1.2万余斤、鳜鱼4万余斤、花白鲢20余万斤、甲鱼1万余斤,总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带动了1400余名当地村民和脱贫户就近就业,实现人均增收3600余元。美中不足的是,基地内没有可供农用车通行的道路,基地内的鱼、虾、稻只能靠人工搬运至车辆通行的公路边,这样既费时又费力。
“有了这条路,现在稻谷、鱼、虾等,再不用一袋袋地挑一筐筐地抬了,农用车可以直接开到塘边。”公司技术员舒全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