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在安徽省芜湖高新区,黄石大冶湖高新区与芜湖高新区举行结对共建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国家高新区跨区域合作机制,促进两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两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天,双方签订了《黄石大冶湖高新区与芜湖高新区共建伙伴园区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围绕创新协同、产业协同、区域协同等方面,打破行政区划之间的藩篱,促进生产要素高效自由流通,形成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新生态体系,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努力推动两地高新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
共饮长江水,冶芜一家亲。大冶与芜湖地域相近、一衣带水,两地高新区科创要素集聚、产业方向相近、资源优势互补,合作有基础、有空间、有前景。早在今年3月,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龙坤等前往芜湖高新区学习取经。5月30日,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戴安江带队来大冶湖高新区考察,为两区结对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高新区是推进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主阵地。经过多年的发展,芜湖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体制、两高融合、四大产业”的发展格局,涌现出奇瑞新能源、奇瑞商用车、长飞半导体、华东光电、三只松鼠等达到一定规模的高科技、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百余家,经济实力、创新实力、综合实力不断攀升,2022年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46位,位列安徽省先进制造业园区之首。黄石大冶湖高新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大健康、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体系,吸引了长城汽车、劲牌公司、融通高科、立中车轮、大美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2022年在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149位,正锚定“奋进全国高新区百强”加压奋进。
“我们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充分发挥两地比较优势,不断拓展更大合作空间,全方位打造双方结对共建新样板。”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弋江区委书记陈海俊表示。
“不论是创新能级、产业发展、园区建设还是综合实力,芜湖高新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大冶市委副书记、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潘小进说,大冶湖高新区将认真学习借鉴芜湖高新区在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优化环境等方面先进的发展理念、成功的经验做法和成熟的运行模式,找到破解制约大冶湖高新区发展的良方,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大冶“走在全省前列,冲刺全国五十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贡献高新力量。(黄石日报 记者 殷珂 陈成 通讯员 刘泽乾 陈前)
- 上一篇:更大力度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
- 下一篇:全力争取更大支持 携手推进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