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奔跑,起步就冲刺。今年以来,全市各县(市、区)领导干部强化“一把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拼劲闯劲,坚持周末到工地现场办公,全力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办快事,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
一线问需实现精准帮扶
“厂房装修完成后就要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但存在用电缺口问题,必须在3月底前完成供电增容工程。”今年1月20日,在周末跑工地的过程中,锐科光纤激光器及元器件制造项目业主方把企业发展中遇到的一道难题摆在开发区管委会、铁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面前。
2023年9月,锐科激光子公司湖北智慧光子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拟在黄石市智慧光子产业园区开展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智能制造项目(一期)光学器件厂房及仓库装修工程建设,对已建园区内的7号、11号厂房进行适应性装修。装修工程计划2024年3月底全部完成,然后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企业难题处置拖不得。”为给企业做好服务,开发区管委会、铁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赴黄石供电公司对接,并与高新区配电公司进行协调,迅速组织人员启动增容配电工程,以满足项目业主正式用电需求。
“办法总比问题多。”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反馈部分区域无法穿线,需新开挖80米长度管沟。开发区管委会、铁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迅速组织高新区配电公司、城维公司、自来水公司、天然气公司等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确定占道挖掘施工方案,同步办理手续,确保电缆沟开挖施工按期进场。
目前,7号厂房已试产,建有7条光纤激光器关键元器件生产线,11号厂房也已投入使用。
“一把手”周末跑工地,为的是一线问需,实现项目建设精准帮扶。
在黄石港区,今年以来“一把手”开展周末跑工地活动20次,收集问题35个,解决问题23个,有效推动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提质提速。
如今,黄石港区31名县级领导、40个区直部门与全区207家工业和商贸服务企业进行了“结对”包保,采取线下收集梳理、线上交办跟踪,面对面服务、背靠背评议,区域观摩、互学互促等模式,一企一策、精准帮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强作风促工作效率提升
“目前,新港金属精深加工绿色智造产业园项目涉及的15条问题得到顺利解决,5栋房屋拆迁、55500立方米场地平整任务比预期时间提前13天完成。”这是新港园区“一把手”周末跑工地后亮出的一份“成绩单”。
该项目是新港园区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引进铜精深加工、铸造精深加工、港口机械、石油钻探机械、冶金设备、高端数控机床等优质智能制造企业入驻园区,形成金属精深加工绿色智造产业集聚平台,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为服务好重点项目,新港园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带队,共开展21次“一把手”周末跑工地、7次项目提速问题“面对面”活动,保证项目按时序推进,问题及时销号。项目涉及拆迁、场地平整等问题由园区总指挥部办公室、分指挥部办公室、项目秘书分级跟踪督办,每月对所属指挥部、重点项目进行考核排名,实行“红、黄、蓝”牌管理,锻造出了一支作风优良的项目服务团队。
“一把手”周末跑工地,强化的是作风建设,为的是促进工作效率持续提升。
在阳新县,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全力落实“一把手”周末跑工地工作机制,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深入项目工地、企业、基层,紧盯项目难点堵点,分层分类梳理问题,刀刃向内寻求解决方案,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据统计,今年1至5月,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共开展“一把手”周末跑工地12次,召开现场会3次,解决问题18个。
保姆式服务让项目跑出“加速度”
湖北新型绿色智能金属加工项目位于下陆区长乐山工业园,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主要建设10座生产厂房、污水处理站及办公楼、倒班楼、供配电锅炉房、原料仓库等设施,当前正加速推进中。
两个月内完成3个地块全部腾地、平整任务;专职代跑“先建后验”“三通一平”、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办理;创新采取“用地清单制”审批,核发全市首张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在公开供应土地前完成区域性统一评价……每到周末,下陆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跑工地,发现问题现场协调解决。
“围挡内的事企业办,围挡外的事专班办。”该项目自2022年5月开始论证推进以来,下陆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组建项目专班,立足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展保姆式服务,陆续破解跨区域征迁、项目准入、排污路径、配套污水处理厂建设等重大难题,推动项目加速建设。
“一把手”保姆式服务,让项目跑出“加速度”。
在大冶市,大冶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深入大冶市矿区绿电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氢能矿场综合建设项目现场,与项目团队面对面交流,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目前,该项目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约50%。
在西塞山区,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跟踪督办项目施工过程中清淤泥换填、工农关系协调、建设资金来源等问题,全力推动夏浴湖路项目落地见效,其整体工程进度比预期快了近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