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上午,在位于大冶湖高新区的大冶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玻璃”)生产车间,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排列整齐,从流水生产线进入质检线。与以往操作工序不同的是,如今已不需要工人挨个查看玻璃进行质检,仅仅依靠一台智能化机器就可完成质检工作。
近年来,华兴玻璃坚定不移走技改路线,将智能化改造作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数字工厂改造,用数字化赋能企业发展,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效率。
“以前所有的生产数据我们要安排专人到现场进行采集存档分析,耗时耗力,现在搭建了专业的工业网络,集合了28条生产线的1万7千多个参数,随时可以进行处理。”华兴玻璃数字化项目负责人赵亮介绍,过去检验环节大多依赖人工,不仅存在拣选错漏的情况,效率也比较低下。现在通过智能化设备,整个生产数据复现率提升到60%,产能提高5%左右。
华兴玻璃生产的产品涵盖食品、饮料、调味、保健、酒类等千余种包装瓶罐,受到劲牌公司、百威啤酒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青睐,高品质的背后,离不开检验环节的严把关。
在该公司数据集成管理中心,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点、设备状态都由中心设备上的传感器自动识别,数据传输到SAP-ERP系统中。设备间互联互通,质量、产量等信息自动采集,实现了生产计划的自动制定、生产资源的智能分配、生产进度的实时监控以及生产数据的全面分析,数字技术打破了企业信息孤岛,实现企业各业务单元协同高效管理,确保了生产提质、增效、扩产、减工。
“以前每次都要手动录入调整生产设备参数与生产标准,每次转产平均需要40分钟,10多个人参与。现在我们转产设备最优参数可以一键下发,高效实现转产。”赵亮表示,华兴玻璃将继续大力推进产线智能化、自动化,结合数字化运行,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争取2024年实现产能超43万吨。(黄石日报 记者 陈成)
- 上一篇:新港园区:向“新”而行 重“质”而进
- 下一篇:努力营造科技人才发展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