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中共黄石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体会议举行,通报2023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研究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以竞进姿态做好新一年各项工作,为全力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作出新贡献。
西塞山区发改局局长谢丹丹表示,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确保各项部署转化为发展实效。全力推动特钢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钢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化特钢产业发展示范区。围绕“一街两区三中心”特色块状经济格局,推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做好对上争取,重点围绕中央和省预算内、专项债、特别国债支持的重点投资领域谋划对上争取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全面推行“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实现“群众多跑腿”向“数据多跑路”转变,争创全省营商环境先行区。
西塞山区科信局局长程锐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强化创新功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确保各项主要科创指标争先进位。高质量谋划2024年“开门红”和“全年红”,扎实做好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进规等重点经济指标跟踪调度,推动指标稳步提升。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提升、智能化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培育更多高新企业;聚焦创新平台能级优化,充分发挥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作用;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下陆区科经局局长张红莲表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下陆区作为老工业区,今年将重点围绕传统企业技改升级,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焕发新活力;围绕建成项目投产达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同时,抢抓“两业”融合试点机遇,加快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深化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应用,激活数据经济潜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下陆区东方山街办主任范正雨说,市委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奋进全省第一方阵,全力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为该街道2024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谋定了赛道。今年,将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东方山登山健身步道项目,改善东方山自然生态环境,提升景区旅游品质,加速完成桃花裔总部基地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为推动下陆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开发区·铁山区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超说,市委全会提出要突出重点、奋发有为,全力以赴推进产业链和供应链升级,开发区·铁山区将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思维,立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进一步强化供需对接和产业协同。一是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和奖励优先或就近采购本土工业企业产品;二是进一步搭好供需平台,充分发挥市级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本土供需对接和供应链大会活动;三是积极对接省级部门和省级行业协会,帮助辖区企业对接武汉都市圈龙头企业,全力打通区域内产业内循环,促进全市乃至武汉都市圈内产业上下游、产供销紧密协作。
开发区·铁山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柳表示,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积极做好人力资源要素保障,解决重点企业用工问题,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将通过组建招工专班,搭建市场运作、政校合作、劳务协作三个平台,建立“四个一”精准服务机制,做到企业对接有专人、招工有计划、缺工有预案、措施有保障。将围绕闻泰、诺德等重点用工企业,强化服务载体、服务队伍、服务制度,健全招才引智体系,为企业招才纳贤搭建新平台,努力开创服务企业招工稳岗新格局。
新港园区招商和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王季君说,坚持招商引资“以港促产”不动摇,围绕港口物流、金属加工、绿色建材等三大主导产业,建设低碳冶金产业聚集区,打造千万吨级新兴金属加工及先进制造基地、亿吨级新型建材及装配式建筑基地。加大引进粮食精深加工、新型能源、电子信息、生命健康、商贸服务等产业,为实现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发力。
新港园区社会发展局局长费国锋表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以提高园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落脚点,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港口新城建设。围绕服务产业“人从哪里来、怎样吸引人、如何留住人”来加速推进海口湖和春湖两个新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商贸服务业,打造特色街区。加快完善园区教育、医疗、公交等基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水平。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人口和人才向园区集聚,持续提升人气和烟火气。(黄石日报记者 刘艳新 汪涛 张春玲 见习记者 鲁冰儿)
西塞山区发改局局长谢丹丹表示,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全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确保各项部署转化为发展实效。全力推动特钢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钢产业基地,建设现代化特钢产业发展示范区。围绕“一街两区三中心”特色块状经济格局,推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做好对上争取,重点围绕中央和省预算内、专项债、特别国债支持的重点投资领域谋划对上争取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全面推行“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实现“群众多跑腿”向“数据多跑路”转变,争创全省营商环境先行区。
西塞山区科信局局长程锐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强化创新功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确保各项主要科创指标争先进位。高质量谋划2024年“开门红”和“全年红”,扎实做好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进规等重点经济指标跟踪调度,推动指标稳步提升。鼓励企业加快技术装备提升、智能化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培育更多高新企业;聚焦创新平台能级优化,充分发挥黄石科创模具技术研究院作用;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
下陆区科经局局长张红莲表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下陆区作为老工业区,今年将重点围绕传统企业技改升级,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焕发新活力;围绕建成项目投产达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同时,抢抓“两业”融合试点机遇,加快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深化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应用,激活数据经济潜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下陆区东方山街办主任范正雨说,市委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奋进全省第一方阵,全力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为该街道2024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谋定了赛道。今年,将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东方山登山健身步道项目,改善东方山自然生态环境,提升景区旅游品质,加速完成桃花裔总部基地项目建设,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为推动下陆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作出应有贡献。
开发区·铁山区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超说,市委全会提出要突出重点、奋发有为,全力以赴推进产业链和供应链升级,开发区·铁山区将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思维,立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进一步强化供需对接和产业协同。一是加大政策支持,鼓励和奖励优先或就近采购本土工业企业产品;二是进一步搭好供需平台,充分发挥市级行业协会及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积极组织本土供需对接和供应链大会活动;三是积极对接省级部门和省级行业协会,帮助辖区企业对接武汉都市圈龙头企业,全力打通区域内产业内循环,促进全市乃至武汉都市圈内产业上下游、产供销紧密协作。
开发区·铁山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柳表示,围绕市委决策部署,积极做好人力资源要素保障,解决重点企业用工问题,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将通过组建招工专班,搭建市场运作、政校合作、劳务协作三个平台,建立“四个一”精准服务机制,做到企业对接有专人、招工有计划、缺工有预案、措施有保障。将围绕闻泰、诺德等重点用工企业,强化服务载体、服务队伍、服务制度,健全招才引智体系,为企业招才纳贤搭建新平台,努力开创服务企业招工稳岗新格局。
新港园区招商和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王季君说,坚持招商引资“以港促产”不动摇,围绕港口物流、金属加工、绿色建材等三大主导产业,建设低碳冶金产业聚集区,打造千万吨级新兴金属加工及先进制造基地、亿吨级新型建材及装配式建筑基地。加大引进粮食精深加工、新型能源、电子信息、生命健康、商贸服务等产业,为实现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持续发力。
新港园区社会发展局局长费国锋表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坚持以提高园区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落脚点,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港口新城建设。围绕服务产业“人从哪里来、怎样吸引人、如何留住人”来加速推进海口湖和春湖两个新区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商贸服务业,打造特色街区。加快完善园区教育、医疗、公交等基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高品质生活服务供给水平。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人口和人才向园区集聚,持续提升人气和烟火气。(黄石日报记者 刘艳新 汪涛 张春玲 见习记者 鲁冰儿)
- 上一篇: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 下一篇:中科光芯项目启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