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完成全国各地的生产订单,25日,阳新县经济开发区隆志鞋业公司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发的景象。
今年以来,作为阳新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阳新县经济开发区聚焦“工业再造”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园区创优”五大工程,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园区提档升级迈上新台阶。经济开发区通过开展贴心服务,努力扮演好“店小二”角色,真正将服务搬进了厂房。
“开发区就在隔壁,遇事叫一声,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大到政策落地、厂房建设,小到办证服务。这让我们企业少了很多麻烦事,真心为他们点赞。”隆志鞋业公司副总经理孔剑飞笑着说。
围绕“工业再造”三年攻坚行动,经济开发区制定了奋斗目标,打造百亿产业集群。力争到2024年末,园区工业企业20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速达30%以上,税收突破5亿元;建好阳新中部鞋都;园区规上企业达8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主板成功上市企业至少1家;做响一批工业品牌;园区拥有知名工业产品品牌40个以上,自主发明专利20个以上;创建全省先进园区,推进城北工业园区和高铁新区产城一体化建设,实现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进入全省同类开发区前十;“十四五”末,成功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针对“园区创优”,经济开发区落实落细五大工程:强力推进“改革提效”,工程运行机制上推行园区管理一体化,突出园区经济管理职能和投资服务职能改革方向,推动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和基层治理职能的有序分离,提升园区经济发展服务效能;强力推进“项目提速”工程盘活存量扩增一批,加快盘活闲置土地,实现新建项目每年递增20%以上,提高土地节约利用水平,提升园区企业扩增容量;强力推进“产业提质”工程,深入实施产业壮链强链计划,加快打造百亿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对企业分类施策,按ABC三类进梯次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此外,强力推进“基础提标”工程,做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强园区综合服务配套,做强园区服务平台支撑,做强园区产城融合发展,高标准、高起点谋划高铁新区发展布局和银山生态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工业园区、高铁新区和银山生态区联动互补发展格局;强力推进“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提高企业家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依托企业家协会,搭建行业企业家交流学习平台,讲好阳新企业家创业故事,不断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引导更多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担负起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