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下陆区严格贯彻“拉高标杆、做强产业、两手发力、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增强抓项目、抓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依托优势特色产业,早部署、早谋划,做好重点项目谋划工作,以主动、精准的服务为企业提供落地保障。
精准招商,实现梯次推进
紧盯黄石九大主导产业,结合“十四五”规划定位、下陆区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积极谋划招引具有牵动性的重大产业项目。保持战略定力,围绕循环经济、铜产业延伸、高端智能制造等下陆区主打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加强“新基建”、新业态、临空经济、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的招商对接。围绕打造下陆区特色产业园提升招商精准度,助推国家级固废综合利用“核心区”、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东方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和全市商贸中心“中移”,开展精准招商。
创新招商,实现提质增效
进一步梳理产业地图,实现厂房、地块数字化展示,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武汉城市圈等重点区域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继续开展下陆产业园平台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方式,积极探索“飞地”模式,打破行政界线,促进资源流动,实现协同发展。持续整合利用土地和存量土地数据,积极筹办重大招商活动,并大力运用新媒体、微平台宣传推介,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任务招商,实现压力传导
加大对各产业招商分局、各街道的督导调度力度,提高各专班人员“招引”的主动性和各街道“落地”的积极性,加快对意向企业的跟踪考察和拟签约项目的谈判引进。对招商专班招商工作情况,施行“季通报、年考核”考核机制,激发各专班工作热情,认真找差距、查问题、找对策,确保在11月份完成全年主要指标,12月份完成新投产指标并为明年“开门红”打好基础。
服务招商,实现优化环境
落实项目建设领导包保责任,加快用地报批、规划、环评手续报批等手续办理进度,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建设。坚持联审联批联席会议制度,对已签约的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针对每个项目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联合会商,对重大项目存在的制约问题成立专门的项目攻关组,全力推进项目进程,力争早日开工建设。(项目服务科)
精准招商,实现梯次推进
紧盯黄石九大主导产业,结合“十四五”规划定位、下陆区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积极谋划招引具有牵动性的重大产业项目。保持战略定力,围绕循环经济、铜产业延伸、高端智能制造等下陆区主打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加强“新基建”、新业态、临空经济、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的招商对接。围绕打造下陆区特色产业园提升招商精准度,助推国家级固废综合利用“核心区”、黄石临空跨境电商产业园、东方大健康产业园建设和全市商贸中心“中移”,开展精准招商。
创新招商,实现提质增效
进一步梳理产业地图,实现厂房、地块数字化展示,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武汉城市圈等重点区域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承接产业转移。继续开展下陆产业园平台招商、以商引商等招商方式,积极探索“飞地”模式,打破行政界线,促进资源流动,实现协同发展。持续整合利用土地和存量土地数据,积极筹办重大招商活动,并大力运用新媒体、微平台宣传推介,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成果。
任务招商,实现压力传导
加大对各产业招商分局、各街道的督导调度力度,提高各专班人员“招引”的主动性和各街道“落地”的积极性,加快对意向企业的跟踪考察和拟签约项目的谈判引进。对招商专班招商工作情况,施行“季通报、年考核”考核机制,激发各专班工作热情,认真找差距、查问题、找对策,确保在11月份完成全年主要指标,12月份完成新投产指标并为明年“开门红”打好基础。
服务招商,实现优化环境
落实项目建设领导包保责任,加快用地报批、规划、环评手续报批等手续办理进度,促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建设。坚持联审联批联席会议制度,对已签约的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针对每个项目存在的不同问题进行联合会商,对重大项目存在的制约问题成立专门的项目攻关组,全力推进项目进程,力争早日开工建设。(项目服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