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向好态势的黄石,全面加快复工复产复市,有效激发城市活力,东楚大地生机勃发。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围绕‘五大目标’,推进‘五大转型’,练内功打基础培后劲。”实现“五大目标”,招商引资是活力之源,项目建设是强劲引擎。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黄石经受住了“压力测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化“危”成“机”,积极创新、逆行出征,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招商活动,云推介、在线跟踪、网上签约了一批项目,确保了招商工作不断档、客商联系不掉线、跟踪项目不丢失。目前,全市累计新签约重点项目44个,总投资额681.74亿元;新开工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160.04亿元;实施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37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3个。
起势开篇,抢占先机
4月10日,全市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暨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会强调,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逆势而上迅速掀起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热潮。
“招商引资决定了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增量,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黄石必须坚持抓招商促发展,才能在新征程中激发新动能、跑出新速度、拼出新格局。”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招商服务中心主任程艳民说。
然而,面对疫情影响,“走出去”和“请进来”同样面临现实困难,谁去招?怎么招?招什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去年的基础上,市“四大家”主要负责人全部进入专班带队,分别负责牵头一个产业招商专班,领衔承担招商任务,轮流外出招商。市政府带头,将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班子成员,明确县(市)区党政主职领导任务,并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同时根据市直部门职能职责,调整市直产业招商专班,明确一个专班一个牵头单位,组织和推进行业招商,强化部门产业招商职责。
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编制了黄石“五城”建设产业发展招商项目册,涉及5亿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318个,计划总投资达8000亿元,并在云推介活动中同步上传至云端,得到各地客商的认可和垂询。同时围绕武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组织相关部门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多次举办座谈会,为积极融入全省重要战略布局探索发展新方向。
市政协委员栾巍同样建议,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时期,黄石应该抢抓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加大对于地下管廊综合建设、5G领域、高铁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力度,以投资稳增长促发展。
一旦起势,势不可挡,一个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在黄石聚合。2019年,黄石举办武汉光谷等专题招商推介会9场,新注册重点项目242个、总投资740亿元。
逆势破局,主动出击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能面对面洽谈,一浪高过一浪的招商引资活动深受影响。
停滞不前,还是逆势破局?黄石选择了后者。
不能面对面,那就屏对屏!3月14日,黄石在全省率先搭建启动了重点招商项目洽谈“云平台”。3月19日,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产业云推介暨一季度项目签约和开工活动,在新华网、央视频、人民网视频、云上黄石等13家新媒体平台在线直播,吸引200多万人次网友观看,500多名客商受邀网上参与推介会,现场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117.2亿元。4月28日,黄石港区重点园区(杭州) 云招商投资推介会发力互联网+服务业,签约的6个项目均为新经济新业态。
“戴着口罩谋发展”。不仅“线上”签约,“线下”的“请进来”“走出去”同样没有放弃。今年前4个月,全市先后邀请80批230余人次客商来黄考察。特别是在3月下旬,认真分析疫情带来的行业风口,抢抓投资机遇,把目标重点聚焦在5G、医疗器械、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上,邀请了一批企业来黄考察,寻找合作契机,共谋双方发展。
3月底以来,我市各县(市)区和市直产业招商专班和驻外16支小分队主动出击,克服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不便,分别赴江西、浙江、上海、深圳、广州、江苏等地拜访了1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对接,加快推动在谈项目签约。通过我市驻外办事处开展驻点招商工作,积极拜访当地企业、深挖有效信息、对外广泛宣传,向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释放积极信号,表明我省我市继续加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招商引资“不断档”“不断链”,黄石招商引资工作实现稳中有进。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签约重点项目67个,总投资达396.91亿元,超过半数项目已开展公司注册。
聚势赋能,服务到家
抓招商看实效,抓项目看落地。
11日,在开发区·铁山区广合科技项目工地,挖掘机、装载车来回穿梭,地下桩基开挖工作全面展开。广合科技项目是开发区·铁山区招商引资落户的重点企业,今年元月初开工建设时遇到用水难题,在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下,市自来水公司先后两次铺设用水管网,保证了建设用水需要。目前,该项目一期地块地基处理工程已完成,桩基已完成60%。
为全面助力项目落地建设,市招商服务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工作专班,走访了30多个重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企业,梳理项目在疫情防控和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协调相关县(市)区解决项目签约到开工“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
宏和电子项目核心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求24小时不停电。去年底,项目方提出申请认定其为一级重要电力用户,报装建设两路供电电源,且来自不同变电站。“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第四天,企业就拿到了批文。目前,该项目全力推进,力争今年9月建成。
市人大代表郭培锋说,从疫情发生至今,市区两级政府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之大令人感动。正因如此,招商引资以前是“要我投”,现在是“我要投”,投产落户的企业“还要投”。
在引进优质增量的同时,坚持做优做强存量。程艳民介绍,今年将狠抓签约转落地开工工作,确保未开工项目实现开工入库,开工入库项目实现投产。
新项目不断涌入、好项目加速聚集、大项目加速建设的生动笔触,镌刻出黄石同心筑梦、砥砺奋进的新华章。这些攸关黄石未来产业发展的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投产,开启的不仅仅是黄石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格局,更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担当与作为。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围绕‘五大目标’,推进‘五大转型’,练内功打基础培后劲。”实现“五大目标”,招商引资是活力之源,项目建设是强劲引擎。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黄石经受住了“压力测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化“危”成“机”,积极创新、逆行出征,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招商活动,云推介、在线跟踪、网上签约了一批项目,确保了招商工作不断档、客商联系不掉线、跟踪项目不丢失。目前,全市累计新签约重点项目44个,总投资额681.74亿元;新开工重点项目31个,总投资160.04亿元;实施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37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73个。
起势开篇,抢占先机
4月10日,全市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暨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会强调,要坚定信心、主动作为,逆势而上迅速掀起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热潮。
“招商引资决定了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增量,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黄石必须坚持抓招商促发展,才能在新征程中激发新动能、跑出新速度、拼出新格局。”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招商服务中心主任程艳民说。
然而,面对疫情影响,“走出去”和“请进来”同样面临现实困难,谁去招?怎么招?招什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去年的基础上,市“四大家”主要负责人全部进入专班带队,分别负责牵头一个产业招商专班,领衔承担招商任务,轮流外出招商。市政府带头,将任务分解到每一个班子成员,明确县(市)区党政主职领导任务,并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压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同时根据市直部门职能职责,调整市直产业招商专班,明确一个专班一个牵头单位,组织和推进行业招商,强化部门产业招商职责。
聚焦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编制了黄石“五城”建设产业发展招商项目册,涉及5亿元以上重点招商项目318个,计划总投资达8000亿元,并在云推介活动中同步上传至云端,得到各地客商的认可和垂询。同时围绕武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组织相关部门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多次举办座谈会,为积极融入全省重要战略布局探索发展新方向。
市政协委员栾巍同样建议,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时期,黄石应该抢抓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加大对于地下管廊综合建设、5G领域、高铁等项目的招商引资和投资力度,以投资稳增长促发展。
一旦起势,势不可挡,一个招商引资的“强磁场”在黄石聚合。2019年,黄石举办武汉光谷等专题招商推介会9场,新注册重点项目242个、总投资740亿元。
逆势破局,主动出击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不能面对面洽谈,一浪高过一浪的招商引资活动深受影响。
停滞不前,还是逆势破局?黄石选择了后者。
不能面对面,那就屏对屏!3月14日,黄石在全省率先搭建启动了重点招商项目洽谈“云平台”。3月19日,又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产业云推介暨一季度项目签约和开工活动,在新华网、央视频、人民网视频、云上黄石等13家新媒体平台在线直播,吸引200多万人次网友观看,500多名客商受邀网上参与推介会,现场签约25个项目,总投资117.2亿元。4月28日,黄石港区重点园区(杭州) 云招商投资推介会发力互联网+服务业,签约的6个项目均为新经济新业态。
“戴着口罩谋发展”。不仅“线上”签约,“线下”的“请进来”“走出去”同样没有放弃。今年前4个月,全市先后邀请80批230余人次客商来黄考察。特别是在3月下旬,认真分析疫情带来的行业风口,抢抓投资机遇,把目标重点聚焦在5G、医疗器械、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领域上,邀请了一批企业来黄考察,寻找合作契机,共谋双方发展。
3月底以来,我市各县(市)区和市直产业招商专班和驻外16支小分队主动出击,克服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不便,分别赴江西、浙江、上海、深圳、广州、江苏等地拜访了10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点对点”对接,加快推动在谈项目签约。通过我市驻外办事处开展驻点招商工作,积极拜访当地企业、深挖有效信息、对外广泛宣传,向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释放积极信号,表明我省我市继续加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招商引资“不断档”“不断链”,黄石招商引资工作实现稳中有进。今年一季度,全市累计签约重点项目67个,总投资达396.91亿元,超过半数项目已开展公司注册。
聚势赋能,服务到家
抓招商看实效,抓项目看落地。
11日,在开发区·铁山区广合科技项目工地,挖掘机、装载车来回穿梭,地下桩基开挖工作全面展开。广合科技项目是开发区·铁山区招商引资落户的重点企业,今年元月初开工建设时遇到用水难题,在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下,市自来水公司先后两次铺设用水管网,保证了建设用水需要。目前,该项目一期地块地基处理工程已完成,桩基已完成60%。
为全面助力项目落地建设,市招商服务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工作专班,走访了30多个重点招商引资签约项目企业,梳理项目在疫情防控和落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协调相关县(市)区解决项目签约到开工“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
宏和电子项目核心设备运行过程中,要求24小时不停电。去年底,项目方提出申请认定其为一级重要电力用户,报装建设两路供电电源,且来自不同变电站。“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第四天,企业就拿到了批文。目前,该项目全力推进,力争今年9月建成。
市人大代表郭培锋说,从疫情发生至今,市区两级政府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之大令人感动。正因如此,招商引资以前是“要我投”,现在是“我要投”,投产落户的企业“还要投”。
在引进优质增量的同时,坚持做优做强存量。程艳民介绍,今年将狠抓签约转落地开工工作,确保未开工项目实现开工入库,开工入库项目实现投产。
新项目不断涌入、好项目加速聚集、大项目加速建设的生动笔触,镌刻出黄石同心筑梦、砥砺奋进的新华章。这些攸关黄石未来产业发展的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投产,开启的不仅仅是黄石新旧动能转换的新格局,更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担当与作为。
- 上一篇:黄石市政府驻粤办事处正式挂牌
- 下一篇:我市与中燃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