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黄石市招商网欢迎您!今天是

定格重要瞬间 记录港口巨变

发布时间:2019-11-26  所属栏目:招商动态  点击次数:8478  返回上页

  黄石,得水独厚,依港兴市。70年风雨历程,70年坎坷跋涉,黄石港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档案馆中,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档案,记录了黄石港口发展的那些重要瞬间。
  早在唐、宋时期,道士洑镇便成为长江商埠之一。明末清初,黄石港、石灰窑一带逐渐形成商贾云集、舟船辐辏之地。
  档案记录了光阴的故事,定格了历史的瞬间。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长江通航章程》,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太古公司轮船首入黄石港口。
  档案记载:民国37年(1948年)6月26日,交通部长江区航政局函复黄石港商会购有大型趸船事宜。函中指出:以黄石港居长江下游地位重要,为繁荣市场及便利来往大轮停靠起见,拟请设立大型趸船以利交通。
  根据馆藏《黄石市志》记载:建市后,黄石港口开始建设码头、库场。经过“一五”时期的努力,1956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3.9万吨,是1949年的18.5倍。
  沿着时间的脉络来看,从1950年至1978年,黄石港口在“恢复和发展”“建设与调整”“曲折与前进”等历史阶段中均得到了发展。
  馆藏档案中,交通部关于转发《黄石港开办对外贸易运输业务的请示》的通知(交水运字2069号)指出,经国务院批准,按照国发(1980)45号文件的精神,做好黄石港对外开办外贸运输业务的准备工作。待有关工作就绪后,即可正式对外开办外贸运输业务。1980年11月30日,远洋货轮“新华一号”抵达黄石港,从那时起,黄石港开始办理外贸货运业务。
  港口是临江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城市经济发展由“内向”转为“外向”的见证者。
  档案馆中有两份档案尤为重要。一份是1993年6月15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湖北黄石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批复》(国函[1993]88号),同意黄石港对外籍船舶开放。
  另一份是《交通部关于黄石港对外籍船舶开放的通知》(交安监发[1994]994号):经过一年的准备,决定黄石港于1994年9月30日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从正式开放之日起,可进入我国开放水域的外国籍非军用船舶进出黄石港,不必再经我部报批。
  之后,黄石港开辟了至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尼等的国轮、外轮直达或中转航线,出口外贸货物到达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7年开始,黄石港口由黄石港、阳新港、大冶港组成。当年,黄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01.25万吨,完成旅客吞吐量408.22万人。
  馆藏档案《黄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启动黄石港棋盘洲码头工程建设”,并将其列为黄石市交通建设的重点。
  黄石新港是交通部支持建设的长江经济带重点港区,是湖北省重要综合性港区及鄂东组合港核心区。
  2015年9月29日,作为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的黄石新港开港,黄石“亿吨大港”扬帆起航。
  2017年9月29日,伴随着阵阵鸣笛声,满载集装箱的火车,沿着山南铁路新港货运支线,缓缓驶出综合站场,黄石新港多式联运铁水贯通,标志着黄石新港将从长江中游的终点港转型为中转港,也标志着黄石新港实现了铁公水多式联运。
  2018年11月28日,黄石新港二期项目开工,黄石朝着打造“亿吨大港、百万标箱”目标、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又迈出坚实一步。
  2019年6月5日,市委与党外人士政治协商季度座谈会召开,会议强调,要树牢“大沿江大临空”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公铁水空“四港联动”,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努力加快推动我市现代港口城市建设。
  从港口到港区、再到港城,黄石依托现代港口的发展再创新的辉煌,也将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拓展出一方新天地。


主办单位:黄石市招商服务中心 电话:0714-6360166

地址:中国黄石·广会路10号黄石广电中心21楼 网站标识码:4202000047

鄂ICP备19026844号-1 工信部链接:https://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