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记者来到大冶陈贵镇上罗村,在走访中感受到,该村村民在大冶各相关部门和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与毅力,用“敢叫天地换新颜”的冲劲与豪迈,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脱贫答卷。
上罗村位于陈贵镇西北边陲,下辖20个自然湾,24个村民小组,全村871户,356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63人。上罗村是陈贵镇两个贫困村之一,2015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零。
“那些年真穷,山上没有林木、地下没有矿产、水里养不了好鱼、田里种不出好庄稼,村民除了务农外,只有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当地村民十分感慨。
2015年7月左右,大冶市委办公室扶贫工作组进驻该村驻村扶贫。
“刚来的时候,这里全部都是荒的,只有一条机耕路通往村委会。”大冶市委办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肖绪勇指着村前耳目一新的文化广场说,他在上罗村扶贫五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这些都是新建的,现在就象花园一样,漂亮极了……
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根本之计。大冶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邱兵告诉记者,按照扶贫工作“一村一策”,工作组始终把脱贫质量摆在首位,聚焦“硬骨头”,制定“路线图”,下足了绣花功夫,大力发展扶贫产业。
五年来,上罗村扶贫工作组先后引进了紫金杉生物科技,流转土地1000亩,成立红豆杉种植基地,种植优质曼地亚红豆杉,套种200亩玄参、芍药;引进资金,成立了上罗村增发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种植“丑八怪”和“沃柑”等品种柑橘;组建了稻田养虾专业合作社,稻田养虾项目260亩;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已实现利润12万元……这些扶贫产业积极安排贫困户就近就业,努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为了扶能力、管长远,工作组更加注重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积极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有效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
“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上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胜金自主创业,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克服资金、技术和市场难题,流转水田面积10多亩,发展生态青蛙养殖。到目前为止,黄胜金通过养殖青蛙,年收入12万余元,利润5万余元。如果市场行情好,他将继续扩大青蛙养殖面积。
五年来,驻村工作组筹资数百万元,以道路、农村基础设施、当家塘、路灯等建设为主要内容,加大村庄整治力度,对上罗村24个村民小组进行了“翻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8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68元。同时,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63人人均年收入远超6000元。上罗村党支部书记柯贤锐告诉记者,有效的产业发展再加上完善的兜底机制,上罗村基本建立了返贫防护墙。
- 上一篇:第六届中国建材投融资创新服务大会在黄举行
- 下一篇:我市在汉推介创新创业成果